我国有7000万人受慢性便秘折磨
便秘在临床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,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,便秘的发病率也是逐渐增高。同时,便秘也是临床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。便秘到底是疾病还是症状,大家还是有争论的。我个人的理解,如果便秘是短期的,没有影响到生活质量,慢慢很快就好了,就不是疾病。然而,相当多患者的便秘会形成疾病,为什么?患者对于自身的便秘症状很焦虑,这就会从症状形成一个疾病。不同的医生在这方面有一些不同的看法,但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,长期的便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、患者的心理,这就应该称为疾病。
在人群当中,便秘发病率可能有5%到6%,中国有十几亿人,患者的数量还是非常大的。不过,只有不到25%的便秘患者来医院就诊,所以就更加需要向公众普及平时怎么来科学地解决便秘。
大家都需要重视便秘。为什么?举个例子,患者由于慢性便秘,造成了心理障碍、忧郁,最终导致跳楼自杀。因此,很多肛肠科的大夫会请来精神科的医生会诊。另外,便秘会加重人身体上的疾病,比如排便用力过猛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,便秘对身体健康而言很重要。
每一个人对便秘的理解不一样。通常而言,大便变干了就是便秘了,次数减少了,就是便秘了。但是,大便次数减为多少是便秘?临床上认为一周小于3次的排便就叫便秘,很多患者想力求每天一次才舒适。同时,我们会确定大便的性状和硬度。亚洲人和西方人不太一样,西方人理解大便干球状的是便秘,而中国人认为大便只要稍微干一点点,也认为是便秘的。另外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排便困难,包含排便不尽感,排便费时、需要辅助排便等。比如,大便虽然是稀的或者软的,但是费劲排不出来,或者完了以后好像还有一点排不出来,这就是排便不尽感。我们建议,正常的人正常排便是5分钟,不要超过5分钟,超过5分钟的排便都不是太好的。排便困难的患者是需要辅助排便措施的,一个是用手去辅助,还有压肚子,我们中国人还有两个辅助,一个是灌肠,第二个是吃泻药。如果排便需要灌肠、需要手法、需要吃泻药,那肯定是有问题的,肯定是排便困难的。
排便困难是哪些症状?实际上在临床上每一个医生认为不一样,在我个人看来,在诊断上面,如果满足刚才的条件,就叫慢性便秘,慢性便秘当中有一部分患者是器质性的,是由于肿瘤、炎症等疾病引起的,但是相当多的患者是功能性的。
慢性便秘治疗因人而异。
所谓的功能性的慢性便秘,就是患者做了结肠性检查以后,没有发现有肿瘤及炎症等问题。如果患者年龄小于40岁,没有其他不明原因,比如说体重减轻、贫血、黑便,腹部有腹水或肿块等,在临床上就诊断为功能性的慢性便秘。如果患者年龄大于40岁,有不明原因的贫血、体重下降、腹水、黄疸,或有肠道肿瘤家族史,这种患者就称之为有报警征象,具有报警征象的患者,我们就要给他做检查了。常规检查就是结肠镜,我们要排除器质性疾病。没有报警症状的患者,我们就诊断为功能性慢性便秘。针对这种患者,我们会用2到4周的经验性治疗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:
第一,改变生活习惯。比如说喝水,每天能喝多少,我们的要求是每天喝1500到2000毫升水,没有如果喝到这个标准,喝的水就少了;还有就是食用纤维够不够多,比如说长纤维的芹菜、韭菜、菠菜,红薯等,平时要多吃;同时,对于老年人和不太运动的人要适当的加强运动,这些条件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二,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。每天要定时、定点,定点就是定时间点。一般来说最好的排便时间是早晨起来,因为晚上的时候,我们的肠道都是静止的没有运动的,早上一起来,肠道就运动了,运动的时候排便最好,如果我们早上起来喝点水,这样它有胃结肠反射,喝水了以后到胃里去了,就会引起肠道结肠运动的增加,这个时候排便比较容易。有的人早上着急上班,或是送完孩子回去睡懒觉,那就餐后一个小时以后排便比较好。所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,是解决便秘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。如果要想保持肠道的健康,一定要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,只有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,才能真正的解决便秘的问题,这是最重要的。
第三,临床有很多药物可以治疗慢性便秘,比如泻剂(容积性泻剂、渗透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)、促动力剂、促分泌药、灌肠药和栓剂等。但是,我们广大患者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选择。比如果导片、麻仁丸、泻药、芦荟、或养颜排毒的一些保健品,里面的成分可能都含有刺激性泻药的成分。长期吃刺激性泻药有什么问题呢?长期吃就会造成结肠黑变病,结肠变黑。我曾经有一个患者,一年前做肠镜时,肠道还很光溜,过了一年再做肠镜,肠道就变成黑色的。患者表示自己在喝保健品,结果仔细看保健品,里头就含有泻剂的成分。我们广大的病友应该要清楚,如果临时吃一次刺激性泻药问题不太大,如果长期吃就不行。实际上,临床还有很多药物,我们希望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,应该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。医生在给药的时候,最根本目的是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主排便习惯。当经过这些治疗以后,患者情况好转,我们就希望患者要坚持建立排便习惯。排便习惯建立了,刚刚给患者用的这些药物,就可以慢慢撤了,患者就会得到很好的恢复。相当多的患者,通过喝水、建立排便习惯和适当的给药这些措施就好了。